1、要相信有前生,有后世
人的一生,仅仅是生命延续中的一段时光。
《杂集论》云:“时者谓因果相读流转,假立为时”。
生命像铁环一样,一环套一环,人的一生一世,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跟一个人的前生有关系,他不能离开前生;这个环节,还会影响到生命未来的发展。
生命像流水,人的一生犹如流水中溅起的一片浪花,浪花虽是短暂,但生命的洪流,却永无穷尽地延续。生命的延续不是一成不变的,命运的改变主要取决于我们的心念和行为。
假若一个人的心念和行为都是善的修养,那么生命和精神会得到升华。反之,心念和行为都是恶的,生命就会逐渐堕落。

2、要相信有善有恶
《道德经》云:“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道家格言“境由心造”,是说人的行为有善,有恶,善恶是相对立的。同时这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由于心的一念化生出来的。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呢?人们对善恶的认识各不相同。
有人认为:对我有好处是善,反之是恶。因此,在不同人的眼里,站在不同的立场,善恶的标准也就不一样。
所以,对于不懂道家承负观的人,是很难正确认识的,对善恶的定义,在道家仪范《太霄琅书十善十恶》中讲得很详细。
3、要相信有业有报
业是一种行为,主要有善恶两种。
道经云:“以常清常静心为善业根,以不善心为恶业根。心常清常静,故世界常清;心污秽故,世界污浊。”
《太平经》解承负诀中指出:“凡人之行,或有力行善,反常得恶,或有力行恶,及得善,因自言为贤者非也,力行善反得恶者,是承负先人之过。”
就是说明人一旦做了善行或恶行,将来会流其后世成承五祖。
由于一般人愚痴,认为做恶事无人知道,只要没有受到法律的惩罚,他就会若无其事。
但道家的承负观认为善恶到头终有报,至于什么时候产生呢?只是时间的问题,有可能自己承担,有可能是来生的子孙,乃至承负三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