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宝”,或称“献宝”,出现的年代较久远,有此词之出现是因为古时帝皇在祭天或祭祖时会以绢及帛来送化,以便敬奉天神及祖先,因而有了“化宝”的说法。

而到了汉代,蔡伦发明了纸后,民间开始以纸替代绢及帛,因而又有了“化纸”的称号。蔡伦最初所制造的纸称为“麻官章”,后演变为“黄白纸”,因此在道教文化中,化宝或化纸又被称为烧黄白钱或化麻官章。
那麻官章及黄白纸代表着什么呢?
麻官章,代表着最原始的钱、碎银子、零钱,也就是今天我们在用的溪钱或开路钱。不但如此,至今保留着使用麻官章的族群还是很多,如客家人、潮州人、两广、上海等等,但如今的麻官章已被易名为江宝纸,分大江宝,中江宝及小江宝,使用时得看作用对象是谁。
黄白纸,是在历朝历代被进化的纸钱,也是广被使用的纸钱之一。黄白纸代表着金、银、马蹄金、马蹄银、金银圭等等,最早出现于魏晋时代。在当时,人们会把黄白纸剪成钱币样形之后贴于黄布或白布上,以便区分是敬献给神明还是魂灵。
化宝咒语
有关化宝的咒语,如今传承着的至少有十首以上,在此分享一些较为常用的:
● 化金咒(此咒在道藏中记载是为治病所用,民间也用于化送纸钱)
千千截首。万万蓊形。魔无干犯。鬼无妖精。三官北酆。明检鬼营。不得容隐。金马驿程。普告无穷。万神咸听。三界五帝。列言上清。皈命。圆满送化天尊。
● 送化赞(原本用于奉送值符使,但有者也会用在化纸钱)
三界值符使。云驭驾浮空。渐别人间远。须臾上九重。玄府宫殿下。传言奏善功。群仙来赴会。醮罢返瑶宫。皈命。宝华圆满天尊。
● 化财咒(出自《太上三洞神咒》)
天有钱星。地有钱灵。阴阳造化。陶铸均平。天上地下。异相同形。吾今煅炼。贯伯分明。火龙火马。遇火成精。内含四象。外应五行。旋风使者。烈焰将军。风传火化。元亨利贞。急急如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