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道士经常用画符、念咒、发放法箓的手段为老百姓消灾除病,然而符箓、咒语真有这样的神奇作用吗?

符,不是道教特有的东西。早在西汉以前就出现了符,有符节、符信,以及竹使符、铜使符、虎符等。当时只把这些符作为君臣之间、人与人之间表示征信的器物。如《汉书·孝文本记》载:“初与群国守相为铜虎符、竹使符”,其中并没有为人治病的作用,也没有宗教的神秘意味。符由象征信物的作用演变为具有预测事变的神秘色彩,是与两汉天人感应说、谶纬学说的兴盛,以及《河图》、《洛书》、星辰信仰的影响分不开的。汉平帝时,王莽首先利用谶纬符瑞,预言天命要他作皇帝,为他篡位夺权找到了“承天命,用神令”的借口。紧步后尘的是刘秀,也假借符命即帝位。这时符象征着上天的意志,是天命神令的指示,与原始的符信含义,完全不同了。

在早期道教中,也已把符文看作是上天下达神明指令的手段,是天神给予的信物。如《太平经》卷一百十四记载:“是生神之愿,辄有符传,以为信行。”符文的驱邪治病说实际上是在五斗米道创始人张道陵时期才产生出来。传说张道陵曾往阳山治妖,有毒龙于深水池中兴风作怪,张道陵书符一幅,投入水中,龙妖即逃去。从此,张天师门下就大力宣传画符治病,驱邪伏魔。在当时自然科学、医疗卫生落后的社会中,认为人生病,是因妖魔作怪或自己有过错。因此忏悔谢过,驱妖伏魔就能痊愈。所以,很容易就接受了张天师画符治病说。魏晋南北朝以来,符文被道教各派采用,符的意义更增添了神秘的宗教色彩。
法师画符用的是毛笔、墨锭、清水、朱砂、黄色土纸。符文是一种画在纸上的象形会意的文字图形。就其物质结构看,毫无医疗作用。道士宣传它的治病功能,只是道教门内把它看作是人与鬼、神交际沟通的媒介,这是宗教超灵感应的体现,寄托人类借助他力来战胜现实社会中邪恶、灾害的精神力量而已。所以符画文字是治不了疾病的。

咒语,是法师口中常念的三音、四言的短语,少则数字,多则数百字。道教的咒语来源于先秦时期巫觋的“咒禁法”。佛教传入后,亦多受佛徒香咒、赞偈的影响。南北朝以后,咒语发展成了对神明赞诵、祈诉、传令的秘语或颂词了。到了唐朝,咒语中吸收了许多方言、外来语、民俗俚语,这样的咒术还能治病吗?
箓,通常指记录有诸天官曹名属佐吏的法牒,牒中必有相关的符图咒语,所以又通称法箓。道士们认为箓文是上天灵气衍化而成,布于笔墨,才成了龙篆章文。箓文对道士的作用正如《洞玄灵宝课中法》所说:“箓者戒录情性,止寒愆非,制断恶根,发生道业,从凡入圣,自始及终,先从戒箓,然始登真。”它是道士个人修身立业,迁升道职的证书,没有为他人防灾除疾的作用。道教的箓文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又发展成了某些斋醮仪式的名称,如金箓斋、黄箓斋、玉箓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