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间道教的传统中,人们遇到运势低迷、疾病缠身或灾祸频发时,常会归因于命中有“关口”或厄运纠缠。古人认为,某些灾厄并非无解,通过适当的科仪方法,可以转移或化解。“送替身”便是其中一种历史悠久的禳解方式。它的核心观念在于以物代形、以形代人,使替身代替当事人承担灾厄,帮助人渡过难关。

古籍中有记载,《道藏》部分科仪本提到“替身解厄”之法,认为人若逢大厄,可扎制茅人或纸人,书其姓名八字,并依科行仪,以此替代真身受难。《灵宝玉鉴》中亦提及“代形消灾”之术,强调以替身作为灾煞的承载体,通过法师焚香奏表、诵经祭送,将厄运移送他处。古人深信,替身具有象征性的承载作用,能应科仪之力,转嫁灾劫。
“送替身”科仪通常由道士主持,须备妥替身物件(如草人、纸人或布人),并写明当事人的姓名、生辰及诉求。科仪中,法师通过诵经、步罡踏斗、焚符请圣等环节,将灾厄与关口的煞气引至替身之上,最终将其焚化或送入流水,象征厄运随替身远离。整个过程注重心意虔诚、科仪如法,而非随意为之。

送替身属于道教禳灾补运的一种手段。它不承诺万无一失,但作为千年流传的仪式,其背后蕴含着古人应对无常命运的一种努力。若你自觉运势困顿、关口难越,或许可借由传统科仪,求得心理的安定与现实的转机。如有需要,建议寻访正规道观,由道士依古法进行科仪,以确保如法庄重。
——传承传统,信而不迷,方得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