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道教资讯 > 正文

道教为什么称为道教?

2024-11-13 110 0

道教一词最早见于《墨子》。墨子在书中批评儒家的道教,标榜自己的道教。儒家的道教即先王之道的教化,墨家的道教即民众之道的教化。两汉之际,汉释佛典也将佛教称为道教,因为佛教被看作诸道之一,佛教即佛之道的教化。

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将自己的教称为“道家之教”。《神仙传·彭祖传》中有“以道教之”的话,指的是道教方术。《魏书·释老志》叙述大神向寇谦之传授时说:“汝宣吾新科,清整道教。”这是道教明确地自称道教的最早记载。寇谦之的道教,也就是太上老君之道的教化。

南北朝以后,道教神学逐渐完备,道教各派的认同意识加强,共同信奉“道”。所以,“道教”这个名称遂为道教所独有,儒、佛等不再称自己为道教。道教自称道教,也不再是道家、太上老君之道或其他某一种具体道的教化,而是宇宙最高本原和最高主宰的道的教化,实际即信奉这一最高道的宗教。

道教各派虽然没有完全统一的基本教义,但信奉道或自称信奉道这一点却是他们的共同之处。因此,称道教为道教是非常合适的。

老子的道与道教的道都具有最高性,后者在改造的基础上吸收了前者。崇拜《道德经》和老子本人,构成道教信仰的主要内容之一,成为道教的重要特征和鲜明标志之一,决不是偶然的。

相关文章

雨节之辰,雅韵再现 ▏鹰潭城隍庙筑台献艺,共赏越音
学习|​深刻认识做好宗教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性
武当山道教学院召开2025年春季新学期动员大会
“闭目养神”,蕴含着养生的大秘密!
贴春联那些事儿,你真的了解吗?
道士的服饰有哪几种?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