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非止恶,进善登仙,众行之门,戒是关键。
道经谆谆告诫凡俗之人:“你们置身于尘世之中,六情染着,五欲沉迷,内浊乱心,外昏秽境,驰逐名利,耽滞声色,只有入道持戒,才有可能获得解脱。”
道士能否严格持戒,反映出奉道之心是否虔诚,显示他宗教修持、道德涵养的品位。
一个凡俗之人,在发心入道,皈依道门以后,就要恪守戒律,将持戒作为规范、约束自己言行的条规,指导自己生活、修炼的准则。在那些严肃修持的道士心目中,宁一日持戒为道德之人而死,却不忍百岁犯戒而苟生。
道门的高道大德,传派的开山宗师,大多是严肃持戒的楷模,至于一般的修炼道士中,也不乏持戒精勤的有道之士。
道教戒律发展是在各时代背景下,应各教派所需而产生,再加上各教经典侧重有所不同,其所形成之各教派戒律必不尽相同,乃至有时同一教派不同经典所载戒律,亦会有所出入,如天师道之《太上老君戒经》与《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中所列五戒不同;
灵宝派之《洞玄思微定志经》与《洞玄智能经》中所列十戒不同。
然其内容总不出道家的见素抱朴思想、儒家的忠孝节义以及佛家的诸恶莫作等范畴。
既是如此,道戒的戒目便会随着教派的分化情形而有繁与简的变化。
一般认为最早的道戒为想尔九戒,三行九条为道俗同尊,之后随着道教发展,教派纷立,戒律也就丰富起来。
至隋唐道教全盛之际,道教戒律乃最为繁多,不仅各教派兴盛发展,所立教戒不同,且依身份不同更立有不同戒品。
于是戒品丰富,如张万福《传授三洞经诫法箓略说》中的整理便有十六种之多。
各教派中,如天师道男生女生弟子受十戒方为正一弟子、
正一道士受三皈戒和正一戒、
正一法师受二十七戒、三十六戒、一百八十戒;
上清派上清道士受三皈戒、
洞真法师受洞真观身三百大戒;
灵宝派初盟弟子受闭塞六情戒、
中盟受智能上品大戒、大盟受三元百八十戒。
至宋明后教派衰微,戒律便不再有此丰富之分类,化简如全真道的三堂大戒。
因此,道戒之发展随道教教派之兴衰,乃经历了由简而繁,由繁而简的历史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