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师”一词最早见于《南华真经》:“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天师之名即源于此,意为“合乎天然之道的老师”。
东汉道教正式创立之后,沿袭了道家思想,将老子的《道德经》、庄子的《庄子》(又叫《南华真经》)等道家典籍奉为经典。
一、张道陵是“祖天师”
道教记载了众多的天师,但是只有一位被称为“祖天师”,他就是道教的真正创立者张道陵,祖天师本名张陵,后来改称“道陵”,字“辅汉”,东汉沛国丰县人,相传是汉代张良的八世孙,于建武十年(34年)正月十五日生于天目山。
幼年时期天文地理、河洛谶纬之书无不通晓,二十五岁时官拜江州令,后来祖天师辞官入道,在云锦山炼成龙虎神丹,因此云锦山也改名为龙虎山。
在蜀地修行时,祖天师建二十四治,敷衍正一章符,领户化民,创立了道教的前身天师道。
祖天师广收门徒,奉行正一盟威之道。
天师道将老子奉为道祖,将《道德经》奉为经典,“道”是最核心的信仰,“道”无形无象,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张道陵又称“降魔护道天尊”、“正一真人”、“祖天师”,被道教奉为创教者。
二、“万应之神”钟馗也是天师
钟馗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位民俗神仙,相传钟馗原本是唐朝初年终南山人士,生来样貌丑陋。
科举考试考中贡士之首,但是因为相貌原因失去了状元之位,钟馗不堪羞辱,一怒之下撞上大殿柱子上而亡,唐玄宗感念其性情刚直,赐予他进士绿袍下葬。
后来唐玄宗在梦中受到小鬼侵扰,钟馗化身的大鬼帮唐玄宗消灭了小鬼。
于是唐玄宗命令吴道子画了一幅钟馗像挂在宫中,自此钟馗成了趋疾避凶的镇宅门神。
当钟馗天师手持青锋七星剑时,他就是一位降妖除魔之神;当钟馗身穿官服,头戴乌纱帽时,他是一位镇宅赐福的门神;当钟馗手持判官笔时,又成了冥府罚恶的判官。
道门将祂纳入神系里,天师钟馗是道门唯一的“万应之神”,既是门神、财神又是冥神,要福得福,要财得财,老百姓有求必应。
三、道门与西游记的“四大天师”
明代神魔小说《西游记》里,多次出现过四大天师,比如第五十一回载:“(行者)直至灵霄殿外,果又见张道陵、葛仙翁、许旌阳、邱弘济四天师并南斗六司、北斗七元都在殿前迎着行者。”
再比如第八十七回载:“邱洪济、张道陵与葛、许四真人引(行者)至灵霄殿下,启奏道……”
西游记里的四大天师为张道陵、葛玄、许逊、邱弘济,是玉皇大帝的使者,负责在通明殿传达玉皇大帝的谕旨等事宜。
不过在道家文化里,四大天师指的是张道陵天师、许逊天师、萨守坚天师、葛玄天师,没有邱弘济,而是萨守坚天师。
四、天师家族的三大法宝
相传祖天师在蜀地修行时,有六天魔王和八部鬼帅常常在此祸害众生,张天师打算为民除害,消灭这些魔王,太上老君降临凡间,送给张天师三大法宝,它们分别是“正一盟威符箓”、“三五斩邪雌雄剑”和“阳平治都功印”。
有了剑、印、经箓的加持,张天师法力倍增,在青城山上设下道坛,手持雌雄二剑,入山之中,大战六天魔王和八部鬼帅,最终魔王战败,纷纷被降伏,并答应不再危害人间。
后来祖天师飞升之后,“正一盟威符箓”、“三五斩邪雌雄剑”和“阳平治都功印”作为天师家族的三大法宝一直流传到后世。
五、天师之位历代传承
祖天师在蜀地正式创立了天师道,待他飞升后,祖天师张道陵嘱托其子张衡:“吾遇太上亲传至道,此文总领三五步呈,正一枢要,世世一子,绍吾之位,非吾家宗亲子孙不传。”
也就是说,天师之位只能由张家后人传承,其子张衡也就成了第二代天师,第四代天师张盛拒绝了朝廷的任命,带着信物印、剑及经箓返回龙虎山,张盛天师在此地建立天师府,演教布化,教化众生。
明朝朱元璋时期,正式敕封龙虎山第四十二代张正常天师为“正一教主”,命其执掌天下的道门之事,这也让天师府在道门的地位得到了提升。
天师之位经过历代传承,一直传到了第六十三代天师张恩溥,由于客观原因,张恩溥远赴宝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