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有一种了不起的能力,叫“深耕自己”!

2024-11-20 35 0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曰:“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真正的强者,既有战胜别人的力量,又有战胜自己的能力。

战胜别人,依靠强大的武力就能实现;战胜自己,却需要超凡的智慧和持久的修行,简言之,战胜别人较为容易,战胜自己非常困难。

胜人也好,自胜也罢,皆有方法可循,亦能慢慢修得。

《道德经》就给出了最佳答案:深耕自己。

一、深耕言语

《道德经·第六十二章》里说:“美言可以市尊。”

别人之所以尊重自己,是因为自己会说话、言辞美,说话,一点都不难,可以张口就来、想说就说。

但要做到会说话,往往很难,需要经过思考、不断修炼,人的一生,要想避凶纳福,就得深耕自己的言语。

深耕言语,要做到少说话。

《道德经·第五章》里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与其说话过多,让自己陷入困境,倒不如保持沉默、适时闭嘴,活得好的人,从来不会胡侃乱说,而是谨慎慢言。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里亦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明智的人,往往话不多;话太多的人,往往不明智,管住嘴、少说话的人,往往能够“闷声发大财”。

深耕言语,要做到不争辩。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里说:“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真正善良的人,很少去争辩;总喜欢争辩的人,往往不善良,要想取胜于人,靠的并非争辩不休,而是不辩不争、沉着淡定。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里亦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

天地万物的运行之道启示我们,不争斗,容易取得胜利;不言语,容易获得回应。

因为,不争斗,就能赢得更多人的支持;不言语,就能避免祸从口出。

《扬子法言》中讲:“言,心声也。”

一个人的言语,是其人品德性、真实心声的具体呈现,说话不慎,容易得罪别人,甚至会给自己引来祸患。

言语得当,让人如沐春风,容易赢得更多人的帮衬,深耕言语,少说话、不争辩,便能收获更多好运。

二、深耕小事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里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要解决难题,得先从容易解决的问题入手;要成大事,得先从做好小事开始。

生活中,不少人总是“心比天高”,不屑于把当下的每一件小事做好、做到极致,最终自然就会“命比纸薄”。

要知道,细节决定成败,小事决定大事,真正能成大事的人,从不好高骛远,都懂得深耕小事。

深耕小事,要做到不贪大。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里说:“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圣人之所以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是因为他们专注于小事情、不贪图大成就。

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要性太急、心太大。

性太急,就吃不了热豆腐;心太大,便容易忽略细微处。

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注重细节、做好小事,便是在为自己的成功打下坚实基础。如果一个人连小事都做不好,又如何能做得成大事呢?

深耕小事,要做到迈开步。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里说得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要想远行千里,必须从迈开第一步开始;要想取得成功,必须从始至终小心谨慎,想得再多、再好,若不迈开脚步,不持之以恒地做好小事,就不可能做得成大事。

诚如《太平御览》里所说:“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大江大海之所以“大”,是因为积累了无数小河小溪之“小”。

做事亦然,只有踏踏实实地做好小事,方能使自己逐渐走向成功,深耕小事,不贪大、迈开步,便能做成一番大事。

三、深耕心境

《道德经·第十六章》里说:“致虚极,守静篤。”

只有心灵虚寂到了极点,才能坚守住生活的清静,致虚守静,实属人生最顶级的心境。

真正做到初心不改、生活清静的人,都懂得深耕自己的心境,深耕心境,要做到不强势。

《道德经·第八章》里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一个人最好的品性,就像水一样滋养润泽天地万物,而不与之相争,这种不争的心境,源自包容天下的胸怀、舍己为人的境界。

德性如水,柔顺不争,看似利人,实则利己。

《道德经·第六十九章》里亦说:“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厉害之人,以守为攻,往往能反客为主;以退为进,往往能获取胜利,竞争中,采取守势,才能以静制动;假装退让,才能诱敌深入。

善守善退,既是一种示弱的智慧,更是一种进攻的手段,深耕心境,要做到懂敬畏。

《道德经·第五十三章》里说:“行於大道,唯施是畏。”

人生路上,要始终心存敬畏,时时提醒自己不要走上邪路。

因为一旦误入歧途、走上邪路,往往会越陷越深、难以自拔,最终必定会害人害己、国破家亡。

要想一生行得端、走得正,除了心存敬畏,还得做到知止。

诚如《道德经·第三十二章》里所说:“知止可以不殆。”

只有适时管住自己、止住自己,才不会遇到危险、引来祸患,确实如此,人非圣贤,谁都会犯错,关键是能够及时知过改过。

心存敬畏,知止改过,自然就能安安稳稳、顺顺遂遂。

深耕心境,要做到常知足。

《道德经·第四十六章》里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人的欲望,犹如沟壑难填,不知足的人,必定会因为贪得无厌而强取豪夺、屡屡犯错。

可以说,若是不深耕自己的知足心境,不知足便会成为祸患和犯错最大的根源。

《道德经·第四十六章》里又说:“知足之足,常足矣。”

凡事有度,时时管住自己肆意滋长的欲望,知道满足,才能使自己长久地满足。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里说得好:“知足者富。”

什么是真正的富有?

老子认为,知道满足的人,便是真正富有的人,当然,知足,并非不思进取、得过且过,而是珍惜已有、活好当下。

《格言联璧》中讲:“知足常乐。”

知足,就不会因求不得而烦恼,所以会常常感到快乐,深耕心境,不强势、懂敬畏、常知足,便能活得开心幸福。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曰:“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人生天地间,当做大丈夫,要以敦厚立身,拒绝浅薄;要以朴实立人,拒绝浮华。

诚然,要想做到处其厚、处其实,就得不断深耕自己,时时除其薄、除其华。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深耕言语,好言好语,自有好运;深耕小事,务实肯干,大事可成;深耕心境,致虚守静,身心皆安。

人这一辈子,谁都不容易,唯有深耕自己、战胜自己,方能度己度人。

相关文章

《易传》杂卦传
《胎息经》:若欲长生,神气相注;勤而行之,是真道路
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
《葬经》原文+白话文
《高上玉皇心印妙经》及注解
《道法九要》人人得道,个个成真!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