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道教有全真、正一两大派系,因受影视剧的影响,大众对全真道存有很大误解;又因为全真道也有出家修行的教义,所以人们总是把全真道与释教的修行混为一谈。 要明白“全真”二字要义,就不得…
俗语说:“床不离七、棺不离八、桌不离九”,这到底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讲究?这句话一般是过去的木匠们说的。其原话来源于《鲁班经》:“凳不离三、门不离五、床不离七、棺不离八、桌不离九。”…
【原文】 夫所谓养生者,先知爱身,则可以修身,知修身,则可以治心,能治心,则可以养生。 【译文】 所谓养生,首先要懂得爱惜自身,这样才可以修养自身;知晓修养自身,才能够调治内心;能…
《五岳真形图》作为道教重要的灵图之一,其起源历史悠久,涵盖了丰富的文化与象征意义。根据历史文献的记载,这幅图有着深刻的宗教背景和多重用途。 《五岳真形图》的出处 《五岳真形图》起源…
1、《易经》是一部什么书?其特点是什么? 《易经》是中国古代研究宇宙万物运动变化发展规律的自然哲学典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开山之作,位列五经之首。它以太极为宇宙观,以象数理为思维工具…
北帝黑书律 一、诸法官欲检黑律条示鬼神,先当望北极,炷香启奏紫微北极台斗,四圣,三官,酆都大帝,三天法师,宣白投词及鬼神情犯,礼拜北帝,然后公检行刑。违者去寿三年,死入大铁围山。再…
太上洞真安灶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唐宋。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经文乃炊母神母向太上元始至尊请示安灶之法。至尊宣称灶君主镇中堂,唯好清净,若犯忌讳,则令家宅不安,人口暴病…
太上老君说上七灭罪集福妙经 尔时,太上老君昔龙汉末劫,在须弥山绝顶峰上,与天仙、地仙、飞仙、神仙、十方来众,集于顶上,宣说道法,以善眼观瞻南阎无极众生,家家尽有瘟气,官府口舌,破财…
我们学习《易经》,要懂得一个道理:“善易者而不占”。因为《易经》是智慧之学、变易之学、辩证之学,它在指导我们如何生活上是非常有价值的。 “善易者而不占”是说善于易者都是不占卜的,而…
1、《无上秘要》,原100卷,现仅存67卷。《续高僧传·释彦琮传》称,北周武帝平定北齐后,于557年撰《无上秘要》。它是《道藏》中年代最早的类书,引经典310多种。皆为六朝末古道经…
《鵩鸟赋》——贾谊 谊为长沙王傅三年,有鵩飞入谊舍。鵩似鸮,不祥鸟也。谊即以谪居长沙,长沙卑湿,谊自伤悼,以为寿不得长,乃为赋以自广也。其辞曰: 【译文】 贾谊在长沙做了三年太傅,…
《千金要方》又称《备急千金要方》《千金方》,是中国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唐朝孙思邈所著。 【原文】 凡人居止之室,必须周密,勿令有细隙,致有风气得入。 小觉有风,勿强忍之久坐,必…
近几日读书发现一篇经文——乃是《白玉蟾真人全集》中所录的《钩锁连环经》一卷。文中以太乙元君为著述者,将金丹与铅汞、河车、黄芽、白雪、火候等等乃至于虚无的关系,层层递进一一解说。把深…
《易经》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学说理念,指引着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寻找平衡与和谐。 道生一,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在生活中这个“一”是我们每个人生命旅程的起点,是…
原文:吕祖曰:天生万物惟人最灵。匪人能灵实心是灵。心为主宰一身之君。役使百骸区处群情。 译文:吕纯阳祖师说:天地自然万物之中人最为通灵,并非人本身能通灵,而是因为人心的通灵。心是人…
《太上老君枕中经》,又叫《太上老君玄妙枕中内德神咒经》,属于道家经典。 【原文】 老君曰:大道无形,常居杳冥,随机化物,以应精诚,子能寂念,受吾真经。 能受持者,口净神清。然后诵之…
《胎息经》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丹功专著,其内容是介绍炼气法中的柔气功,论述“专气致柔”的方法,是珍贵丹功遗产的重要著作之一。张义尚先生研究《胎息经》多年,原稿篇幅较长,酌选其中部分…
尔时 太上老君。以永寿元年正月七日。在太清境上太极宫中。观见众生亿劫漂沉。周回生死。或居人道。生在中华。或生夷狄之中。或生蛮戎之内。 或富或贵。或贫或贫。暂假因缘。堕于地狱。为无定…